女兒墻——中國古建筑的浪漫元素
文章出處:東申瓦業 人氣:發表時間:2023-07-18 18:12
女兒墻在古代時叫“女墻”,《辭源》中對女兒墻的解釋是: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。女兒墻建于城墻頂的內側,一般比垛口低,是在城墻壁上再設的另一道矮墻。
宋《營造法式》--“言其卑小,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”,就是城墻邊上部升起的部分。
女兒墻在古代時叫“女墻”,《辭源》中對女兒墻的解釋是: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墻。女兒墻建于城墻頂的內側,一般比垛口低,是在城墻壁上再設的另一道矮墻。
崔豹《古今注》說:“女墻,城上小墻也,亦名‘睥睨’,言于城上窺人也”,包涵著窺視之義,是仿照女子“睥睨”之形態,在城墻上筑起的墻垛,所以后來演變成一種建筑專用術語。

女兒墻的由來
在古詩文中也能經常見到女兒墻的身影,那么女兒墻究竟是從何而來呢?
官舍已空秋草沒,女墻猶在夜烏啼。——劉長卿《登余干城》
淮水東邊舊時月,夜深還過女墻來。——劉禹錫《石頭城》
月落大堤上,女垣棲烏起。——李賀《石城曉》
來源傳說
相傳,古代有一個砌匠,因為平時很忙,不得不帶著年幼的女兒出去做活兒,一日在屋頂砌筑時,小女不慎墜屋身亡。匠人傷心欲絕,為防止悲劇再次發生,匠人在屋頂砌筑一圈矮墻,稱作“女兒墻”。
史書記載
《釋名釋宮室》:“城上垣,曰睥睨,……亦曰女墻,言其卑小比之于城。”意思就是女子相對較低,于是被用來形容小墻,這也是女兒墻名字的由來。
女兒墻在古代
關于女兒墻在古代的作用,我們可以從歷代的文學記載中探知一二。
軍事作用
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一回:“只見女墻邊虛所搠旌旗,無人守護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三十一回:“這孟州城是個小去處,那土城苦不甚高。就女墻邊,望下先把樸刀虛按下按,刀尖在上,棒梢向下。”
可見女墻在軍事上有掩護守城士兵之用。
社會作用
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在《閑情偶記·居室部》中寫到:“予以私意釋之,此名以內之及肩小墻,……,豈婦人女子之事哉?”按照李漁的書中記載的,“女墻”則應是用來防止戶內婦人、少女與外界接觸的小墻。

女兒墻的浪漫詩意
古時候的女子大多久鎖深閨,足不出戶。但是小墻高不過肩,既可以欣賞墻外之春光美景,又可以窺探自己意中之人,所以這女兒墻又成就了許多才子佳人的故事。
古往今來,有著數不勝數的關于女兒墻內外的神秘窺望和富有詩意的描述。如:“墻里秋千墻外道,墻外行人墻內佳人笑”、“聲漸不聞語漸俏,多情反被無情惱”、“隔墻花影動,疑是玉人來”(注:由外向內)、“滿園春色關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”(注:由內向外)??梢娺@種看似死板的建筑形式背后卻隱藏著極為豐富的意韻,那就是:不倚短墻,怎知春色含蓄之美?
按“言其卑小也”的說法,這倒是與本篇下面圖片中所指的“女兒墻”的特征相吻合。這樣的矮墻,原本只是民居建筑整體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,但在福州及其周邊地區的清代民居建筑中,卻是一個在雕飾上大放異彩的重點部位。簡而言之,這種形制的“女兒墻”,在雕飾手法上應用灰塑、彩繪、墨書等各種工藝,而在雕飾內容上則包涵了亭臺樓閣、人物山水、花鳥魚蟲、吉祥圖案、詩詞格言等各種題材,極具觀賞價值。
下一篇:沒有了 上一篇:寺廟瓦廠家分享古代人夏天避暑妙招
此文關鍵詞:女兒,墻,—,中國,古建筑,的,浪漫,元素,女兒,
同類文章排行
- 女兒墻——中國古建筑的浪漫元素
- 寺廟瓦廠家分享古代人夏天避暑妙招
- 古建課堂:古建筑屋面上的脊飾
- 盔頂:古代建筑的重要屋頂形式之一
- 金屬斗拱制作工藝,與傳統斗拱的對比差異
- 金屬瓦廠家講堂:古城建筑中的幾何之美
- 鋁瓦廠家課堂:古建筑紋飾中的文字符號
- 金屬瓦廠家分享:寒冷的冬天,古代人設計房屋取暖
- 漲知識:斗拱的作用你了解多少?
- 仿古瓦廠家淺談:民居中的瓦當